一.四合院内建工厂
今年8月1日,将是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21工厂)建厂70周年的纪念日。70年前,工厂在抗日烽火的硝烟和弹雨中,在江苏省盱眙一个叫着张楼村(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拍摄地)的农家四合院里诞生,从此开始了艰苦而辉煌的军工生产之路。
1941年4月,日军向安徽涡阳地区疯狂开进,随后,日、伪、顽又联合夹击彭雪枫指挥的新四军四师。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四师官兵迅速由津浦路西的豫、皖、苏地区向津浦路东的淮北边区转移。同年6月,又向洪泽湖转移,终于在盱眙县马坝乡一个叫张楼的小村驻扎了下来。张楼村东临大云山、西凭洪泽湖,是个理想的游击生产区。
当时因处在游击作战的环境,所以新四军各部队都只能自己解决装备问题。四师当时有两大足以炫耀的宝贝,一个是《拂晓报》,一个是骑兵团。有骑兵就要有马鞍、刀套等。供给部根据彭雪枫师长和邓子恢政委的指示,在1941年的初夏开始筹建皮革厂。供给部首先将路西根据地化学厂的米健生同志(工厂首任厂长)调来,负责皮革厂的筹建工作。随后,米健生与通讯员刘德祥一面张罗着接收人员,一面选择厂址、购买剪刀、锥子、皮匠刀等生产工具。
一天,他们俩发现张楼村的南面,有一个单独的院子,门前左边有一片茂密的竹林,右边是一片菜地。看着这一理想的地形,他俩一合计,就走进院里与房东张兴利商量借房建厂的事情。憨厚朴实的张兴利听说新四军要在他家建厂,便高兴地答应了。
过了几天,米健生带着新招的工人,在张家的四合院内用芦席和土坯盖起了“厂房”,将房东的厨房借来既当宿舍又当仓库。
工厂建好后,供给部的首长通过地下党从敌占区蚌埠请来了刘士荣(后为工厂副厂长)等几位皮匠师傅,再从部队调来几名伤残军人,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筹建工作基本就绪。紧接着,供给部又调来杜天鹏任工厂指导员,并配备了会计、文化教员和管理员。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941年8月1日,在大云山下,新四军四师举行的“庆祝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军民联欢会上,由彭雪枫师长宣布工厂成立。厂名为:新四军四师供给部留守处皮革厂。
刚成立时的工厂规模很小,全厂只有三十多名干部职工,外加二十名随军家属。后来在当地陆续招收了一些人,也没到100人。职工分为军籍和非军籍(就是享受供给制和工薪制)。生产组织分为制革、制鞋、皮件三个部分。产品是缝制大刀套、刺刀套、牛皮腰带、枪背带、皮包等。生产工具只有一部通过商人从南京买的44型缝纫机和一些楦头、夹板、剪刀、锥子等。生产用的案板是向老百姓借的门板,制革就是硝皮,是个又脏又累的活。首先是挖坑砌石灰池,再在池内加入芒硝和水浸泡鲜牛皮,待表皮及毛层脱落后,再捞出来用刀子刮去浮皮和毛,然后发进水缸清洗、晾晒。发臭的牛皮熏得人直呕吐,连饭都吃不下。
由于受到日伪军的严密封锁,制革用的芒硝等一些物资非常匮乏。面对困难,刘士荣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反复试验,终于用独创的稻草烟熏法替代了芒硝制革工艺,为制革创出了一条新路,并节约了一定的开支。为此,刘士荣被彭雪枫师长和邓子恢政委授予“皮革一级技师”,并颁发了委任状。做鞋子没有“洋布”,职工们就用战场上缴获的破军装糊鞋底,用解放区生产的土布做鞋面。工具不够用,梁师傅就回家把自己家用的楦头等皮匠工具背到厂里,供大家无偿使用。为此,四师《拂晓报》还报道了这件事。生产中,工人们十分珍惜为数不多的工具,一台缝纫机,大家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就是一针一线也很爱惜。针头秃了,磨磨尖;弯了敲敲直。如果随便弄断了一根针,都是要挨批评的。剪刀不够用,大家就围在一起干活,合用一把剪刀;线用完了,家属就帮助捻线。一个大锅不够用,职工们就用战场上找来的油箱架在砖头上烧水洗澡……为了抗日救国,打败日本鬼子,职工们生产热情十分高涨,每天都要干十几个小时,生产的产品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有力地支援着苏淮各地的战斗。
二.洪泽湖里摆战场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了艰苦的相持阶段。日军除了四处寻找新四军主力与其决战外,还千方百计地对新四军后勤生产进行破坏,企图扼杀新四军的装备补给。对此,四师首长指示所属工厂迅速向洪泽湖转移,在宽阔浩渺、芦苇丛生的湖中开展游击生产。
1942年10月14日,日军纠集了七千多兵力,分五路对淮北地区进行拉网式的“扫荡”,妄图摧毁四师刚刚建立起来的根据地。四师官兵在彭雪枫师长和邓子恢政委的指挥下,采取“敌进我退”的灵活战术,跳出日军的包围,转到日军后方开展游击战。为此,皮革厂(全名:新四军四师留守处皮革厂)也奉命紧急转移。
在转移中,来不及带走的缝纫机、坩埚、布料粮食就地埋藏起来,一些能带的工具就背着走。职工们围着大云山,依靠老百姓,在洪泽县的勒东、泗洪县的周台子、田集大盛庄等地与日军周旋,坚持游击生产。鬼子白天来,职工就晚上生产;鬼子从陆地来,职工就下湖生产;鬼子乘汽艇从湖上来,职工们就分散生产。职工们每到一处,都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民兵们为工厂站岗放哨、搬运货物、埋藏机器、乘船下湖当向导。职工们每到一处,立即开工,把多生产一件产品看成是多消灭一个鬼子。晚上生产时油灯不够用,两台缝纫机就合用一盏;深夜人困马乏了,就坐在缝纫机旁或趴在案板上打个盹,然后再接着生产。很多时候,工厂就设在洪泽湖边,当鬼子来“扫荡”时,职工们就带上工具和材料快速上船——“芦荡深处把身藏”。“扫荡”时,小股鬼子不敢贸然闯进芦苇荡,只能开着汽艇在芦荡的外面虚张声势地转悠。当鬼子走远后,职工们马上进村投入生产。像这样在芦荡中躲藏一两天是常有的事。
2009年,际华3515公司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思想,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促进产品升级,持续不断地为顾客提供质量满意子商务营业收入和上年同期相比保持了稳定增长,形成了军品、民品、外贸、制式、皮革和网络营销六大板块市场齐头并进的良好市场格局,全年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8.05。
1943年6月,鬼子又以数千兵力,并配有飞机、大炮、汽艇向勒东地区扑来。工厂根据事先得到的情报和上级通知,迅速做好下湖生产的各项准备。上船时,每人身上背着枪、跨上手榴弹、带上工具,随时生产、随时战斗。厂部设在一艘较大的船上,职工们以船为单位,每船为一个小组,分散生产,由渔民村农会会长王锦才当向导,领着大小船驶入无边无际的芦苇荡。鬼子的汽艇围着芦苇丛转来转去,始终找不到职工们的影子,又不敢擅自上岸进入芦苇丛,只好鸣笛嚎叫,朝着芦苇丛乱放一阵枪后,灰溜溜地离去。
鬼子的汽艇开走后,职工们放下枪,从船舱里拿出剪刀、锥子、锤子和针线,有的缝手枪套,有的缝大刀套,有的缝皮带,游击式的生产就在芦丛中、小船上进行着。
早上起来,每只船从芦荡丛划出,沿着水巷向四处划去,不时撞击着芦苇,发出“沙沙”的响声。受惊的鸟儿掠过船舷向远方飞去。湖面腾起的雾气弥漫成薄薄的轻纱。太阳冉冉升起后,雾气散开,湖面上波光粼粼,压在心头的紧张也慢慢散去。职工们拿出工具欢快地干起活来。到了中午,炎热的太阳烘烤着湖面,小船划到了芦苇下,职工们跳进湖里洗澡、踩藕、摸鱼、摘鸡头米和菱角,留着当晚饭。傍晚,太阳下山后,职工们以大船桅杆上的小红旗落下为信号,所有小船向大船靠拢,由厂长和指导员清点人数、统计生产情况、交代明天的任务。白天怕鬼子发现,只有等到日落后才生火做饭。饭菜烧好后,大家围靠在一起,吃着莲子烧鸡头米,喝着鱼汤,苦中作乐地唱起那首自编的顺口溜:“洪泽湖水宽由广,鬼子下湖来扫荡,四师工人好榜样,芦荡深处把身藏,鬼子气得嗷嗷叫,我在船上喝鱼汤。”夜幕降临,职工们钻进芦苇搭成的棚子,尽管蚊子不时地叮咬,但劳累了一天的他们却悍然入睡。
日复一日,储藏的粮食吃完了,职工们每天只能以鱼虾和水生植物充饥,许多职工快撑不住了,有的还生了病。可是谁也没有抱怨、没有退却,直到反“扫荡”取得胜利,他们才重新回到了部队。
三.一份珍贵的委任状
这是69年前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政委邓子恢授予南京际华三五二一公司老厂长刘士荣的一张委任状。尽管签发此状的人和被委任的人早已离开了人世,但委任状字里行间印刻的故事却让公司三代职工难以忘怀、流传至今。
1941年4月,新四军第四师在津浦路西苏豫皖边区坚持了三个月的反顽斗争后,陆续来到津浦路东的苏北边区。负责军需生产的师供给部在江苏省盱眙县东面大云山脚下的张楼村驻扎下来。“那时候,四师供给部已经在这里开办了被服厂、修造厂、炸弹厂。为了适应四师骑兵团的装备需求 ,师首长决定再在这里筹建皮革厂。”
刘士荣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是在供给部郭金林部长委托地下党周中祥介绍进皮革厂的。郭部长对我讲了搞皮革生产的重要性,并鼓励我一定要把这个厂办好。经过三个多月的筹建,于1941年8月1日四师庆祝“八一”建军节大会上宣告工厂成立,正式命名为新四军四师供给部留守处皮革厂。主要生产大刀套、刺刀套、手枪套、枪背带、牛皮底布鞋等。工厂刚成立时规模不大,只有三十多人。我是制革出身的,就担任了制革组组长。”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抗战最艰苦的一年。日军纠集了数倍于我的兵力在飞机、坦克、汽艇的协助下,向我苏北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同时加紧了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一时间,制革生产需要的关键的化学原料——硝和兰矾,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刘士荣开动脑筋,创造了“明矾 烟熏”的土办法用于制革。
刘士荣在回忆录中写道:“制革生产是又脏又累的,夏天鲜牛皮臭气大,一般人都不愿意干。我发明的土法子,是先把鲜牛皮经清水洗净,然后放入石灰池里浸泡。数日后待牛毛和表层皮脱落后,再把它捞出来,用刀子刮去牛毛和浮皮,接着再把刮好的牛皮晾干。等到牛皮晾干后,再把牛皮架在炉灶烟熏。烟熏的炉灶也是我自己砌的。在地上挖一个有一张床那么大的坑,坑底下掏一个通道,可以用来烧草;炉灶上设有小孔,可以用来排烟排汽。等牛皮被熏成黄色后即可使用了。”
据工厂第二任厂长赵承先(已故)回忆“由于日伪军的封锁,军需物资十分缺乏。老刘就想方设法用土法代替。一时买不到硝和兰矾,就用明矾代替。没有烤箱就自己砌炉灶用烟熏的办法烤牛皮。所以,他的眼睛常常被浓烟熏得通红通过的,造成了终身眼病,经常佩戴着墨镜。这是为实干家!”
刘士荣用土法子解决了制革的难题,四师《拂晓报》对他事迹进行了报道。就在1942年5月21日,师长彭雪枫、政委邓子恢联名签发了“陆军新编第四军第四师司令部委任状”,委任刘士荣为本师供给部皮革股一等皮革技师。
四.抗日烽火中的军民大联欢
1942年元旦来临,洪泽湖畔的新四军四师所属部队及工厂,经过一段时期的艰苦斗争后,赢得了淮北地区相对稳定的局面。工厂为了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强军民鱼水情,在四师首长和当地人民的支持下,准备举办一场前所未有的军民大联欢。
元旦前夕,工厂文艺宣传队在师首长和厂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四师“拂晓”剧团的影响和带动下,早早地就开始编排节目。这次听说张云逸副军长要途经工厂看望大家,于是,本已兴高采烈的宣传队员就更加忙得不可开交了。有的忙着写、贴宣传标语,有的忙着与农民兄弟搭戏台子,有的忙着东奔西跑送请帖,邀请乡、村各界人士参加联欢会。工厂驻地上上下下呈现出一派喜庆的景象。
宣传动员人数虽不多,但人人都能端出几手;有的能唱民歌小调,有的会吹笛子、拉二胡;有的还会撑花船、玩花担、敲铜锣、大打鼓,演出的兴致很浓很高。为了搞好这次元旦联欢,宣传队员们日夜感佩文艺节目,一派就是一个通宵。他们相互指导,自己制作道具、服装,并与农会干部共同轧制花船、花担。戏台搭在宽阔的打谷场上,有半人多高。十一米宽的戏台两边插着红旗,迎风招展;两边挂的对联的是:四师工厂忙生产支援前方打败日寇,淮北军民同携手建设家园共享太平。横批是“热烈庆祝1942年元旦。”
是日,红日高照,晴空万里,会场上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人们心头的热乎劲早已忘却了寒冷,四师供给部留守处领导及炸弹厂、被服厂、皮革厂、和警卫连、卫生处等500多人,率先进入会场,坐在戏台的东面。紧接着,当地乡、村农会100多人也相继有序地进入会场,有的拿着标语牌,有的拿着小红旗坐在戏台的西边。许多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农民站在他们的后面,会场人山人海。“打到日本帝国主义”、“军民团结支前方”的口号此起彼伏,响彻在会场上空。当工厂领导宣布大会开始时,会上上顿时鞭炮齐鸣,职工们和战士们高唱《国际歌》,歌声在会场上空回荡着,在淮北大地上上空回荡着,唱亮了每个人坚持抗战的决心。
在供给部首长、留守处首长领导和职工代表发言后,彭雪枫师长讲话,他赞扬了皮革厂职工艰苦奋斗、无私支援抗战的精神和行动,并夸奖我厂生产的产品质量过得硬。他说:“穿一身军装、系一条皮革厂生产的漂亮的皮带,那多精神威武呀!”彭雪枫师长的话音刚落,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彭雪枫师长最后还勉励职工要团结一致,携手共进,只有做到后方多流汗,才能保证前方少流血,才能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上午10点整,花船、花担、高跷队开始表演,人群似潮水一样随着表演队一会儿涌到这里,一会儿涌到这里,喝彩声,欢呼声汇成了沸腾的海洋。人们的脸上绽开着笑容,这笑容包裹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显露着对抗战必胜的决心。
中午,联欢会过后,演出继续进行。首先是部队工厂歌咏队的大合唱。如果你听读过吴伯萧同志写得散文《歌声》一文后,你就会想到那该是多么壮观的场面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台上台下齐声高歌。接着上演的是活报剧《二流子张友才》和《日本兵自叹》,两个形象逼真的人物表演引得台下军民捧腹大笑。
太阳西下,日暮就要降临。台柱上挂起了一盏用大铜勺做的油灯,台上正在演着文明戏《白毛女》人们对苦大仇深的喜儿和杨白劳寄以深深的同情。很多战士、职工、农民禁不住留下了眼泪。
演出直到深夜,人们才惋惜地离去。
五.烽火硝烟中的企业化管理
企业化管理,就是将单位内部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对可控费用进行预算与考核。这种管理现在为所有企业实行的最基础的管理。然而,在解放战争初期的军需工厂中推行企业化管理,是很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为此,笔者采访了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余世俊老人。他是在1945年11月,从抗日大学第四分校被服股编入工厂的。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赢得了胜利,苏北地区迎来了解放。10月25日,部队开始整编,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在江苏淮阴市成立华中军区。新四军第四师供给部留守处皮革厂(现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随之隶属华中军区供给部,厂名改为“华中军区供给部皮革厂”。11月27日,工厂接到命令,由泗洪县绒花村进驻淮阴市,借用十里长街上的张公祠组织生产。
结束抗战的游击生产,进入城市后,工厂由建厂初期的36人扩展到149人,又添置了冲床和缝纫机等设备,加之正值国共和平谈判期间,局势相对比较稳定。人员的增加、设备的增加,局势的相对稳定,为推行企业化管理创造了难得的条件。
调整组织结构。工厂设正副厂长、政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和文化教员各一人(厂长侯晋庭、副厂长刘士荣、指导员祁云、党支部书记冯景元)。下设会计股、工务股、管理股。会计股由股长、会计、采购员、保管员等8人组成,负责全厂的材料采购和成本核算。工务股股长由股长(副厂长兼)、行政工务员、技术工务员等10人组成,负责全厂的生产计划编排、技术指导和产品检查验收。管理股由股长、事务长、支书(相当于秘书)、义务员、炊事员等22人组成,负责管理全厂官兵和职工的生产、生活。工务股下设制革、制鞋和皮件三个室(相当于三个车间)。制革室分刨皮、案板、熏皮三个组;制鞋室分剪帮、扎口、倘鞋三个组;皮件分下料、缝工两个组。这种组织结构的调整,使逐步建立了按级分业务管理的制度。
推行计件工资制。在分配方式上,除对管理人员实行供给制外,职工实行按质论价的计件工资制。由技术工务员初步提出产品定额标准和质量等级(甲、乙、丙三级)标准,再由职工共同讨论,经室领导同意,上报厂长批准实施。职工按完成一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后,以折合大米价格作为工资。如子弹袋,日产出定额为5条甲级品,单价是28斤大米,人均日工资为12.8斤大米;驳壳枪套日产定额为6个,甲级品单价为21斤大米,人均日工资为12.6斤大米。实行计件工资制后,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超额完成了每日的生产计划。为了调动管理人员参加生产的积极性,工厂实行公私兼顾,动员享受供给制的管理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后参加小组生产,生产的产品按计件工资的30%支付给本人,70%上缴工厂用以改善伙食。这种分配方式的改革,调动了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生产热情,每当超额完成一批任务,工厂还要开展评先活动,在坚持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同时,向先进个人发放少量的毛巾、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
建立成本核算制。1945年以前,工厂财务管理实行供给制,各股和小组领用生产材料和经费都执行实报实销,造成了一定的管理漏洞。因此,推行企业化管理,首要的问题加强成本的核算和管理。1946年4月,华中军区成立工厂管理处,派专人进驻工厂协助建立成本核算制。当时的做法是,根据过去产品的材料用量和制作时间,对主要产品采用估算材料消耗和工时定额,以此计算每件产品的价格。工厂根据下达的生产任务量拨款、发材料,避免了过去材料多领和不够用的情况。由于军区的和工厂的重视,工厂成本核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军区首长的表扬,并奖励给工厂两万元(华中币)。
六.际华3521公司的现在与未来
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在抗日战争中诞生,在解放战争中成长,在和平建设中壮大,在改革开放中发展,为中国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七十四年的风雨历程,公司业已形成装具、无纺滤料、商业地产多元化发展格局,业务分布全军、全国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后勤骨干企业,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1998年抗洪救灾、国庆50周年、60周年大阅兵、2007年全军及武警部队大换装、2008年和2010年抗震救灾等重大特大历史事件,在战争与和平建设、改革开放的洗礼中,原先的新四军皮革厂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综合型装具研发生产企业。公司先后获得了国务院国资委颁发的“中央企业抗震救灾先进集体”、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工人先锋号”、 “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江苏省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南京市文明单位”、“南京市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南京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荣誉,2015年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
近年来,公司四十余项研发项目荣获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连续多年被评为“南京市高成长科技创新型百优企业”、并被评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级技术中心、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近年来共有一百多项研发新产品投入市场,每年新产品产值占当年销售收入20%以上,共有46项新产品成果获得国家、省、市、军队科技成果奖项。仅2014年,专利受理数量就达到83项;目前公司已取得专利158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
作为国内知名的大型的帐篷、服饰、装具研发基地和生产综合企业,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装具、环保滤材、商贸地产三大板块。其中装具分为军品、民品、外贸三大类,涵盖服装、帐篷、腰带、背包、手套等六百多个品种,主要客户包括总后、武警、总装、二炮、海空军、公安、民政等,是国内唯一一家全制式军用帐篷生产企业。
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公司在江宁滨江开发区建设新材料产业园,装备和生产规模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公司服饰、装具生产面积达10万平方米以上,“十二五”末生产规模超过6亿元。公司拥有外贸自营进出口权,产品主要为军援军贸产品,建立了国内及国外完善的销售网络,产品销往全国及亚洲、非洲、拉美和中东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以来公司生产军品装具20亿元以上,外贸产品5亿元以上,并积极参与国内、国外政府招标活动,获得多国政府和军方的认可。
感言: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急。际华3521在波澜壮阔的经济大潮中虽然历经风雨,但企业的精神本质始终没有改变,3521的企业基因里保持着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光荣传统,这个传统犹如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在激励我们勇敢攀登历史高峰的同时,更以鲜红的色彩浸染着每一位3521人的灵魂。在长达70余年的历史锤炼中,使3521更加步伐坚定地走在创新发展的时代前沿。
作者:董良平
|